遇初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章 热烈慰问内阁成员(第1页)

就这样朝会结束了,有不服气者很多。黄道周和刘宗周算两个。

两人联名上奏折,问崇祯帝他这次大朝会,自己那个小黄本上,应该记什么?

记什么?表面上看疑问句,其实就是质问皇上,您皇帝陛下在朝会上,做起了一言堂,他们阉党只知道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一味屈就您这个皇上。

而我们两个东林党或者说同情东林党的人士,未来的理学大家,道德楷模,可不会做那趋炎附势之徒。

一定要给皇帝陛下您一个直臣的形象。

当廷抗辩,直犯龙颜,他俩在同仁的劝说下,是不敢的。

官小分量不重是一方面,认怂服软是另一方面。

崇祯帝认识这两个忠臣,只是庶务能力有限,和瞿式耜是一个类型的官员。

刘宗周近期刚被提拔为顺天府尹,这是内阁和吏部公推的结果,崇祯认为刘宗周这个活在官员自我提升道德情操,就能改变腐败官场的理学家,是干不长这个顺天府尹的。

顺天府尹是正三品文官,按说官职不小了。

可惜上面的婆婆太多,不是能力强手腕高超的官员不能驾驭这个官职。

对于这两个加起来叫周周的官员,崇祯打算以后的教育改革中,把他俩安排在教育战线上,专门负责高等教育机构的爱国情怀教育和渎职官员的再培训上。

因此对于这样的官员,崇祯自我安慰自己要多点耐心和温柔。

崇祯在给他俩的批复中,只有四个字“以和为贵”。

就这四个字,多一个字也没有。

······

大朝会结束后,京城官场稳如泰山。

也许这个官场有太多的龌龊和不堪,可这个大明的中央机构,并没有因为帝国皇帝的更换而出现任何的动荡。

对于现在的崇祯来说,能够维持朝政的相对稳定,这就足够了。

朝会后,崇祯驾临午门右首的内阁班房。

亲切慰问以黄立极为首的内阁班底,盛赞黄立极老成谋国,慧眼识珠,懂得治国之道和提携后进之辈。

面对黄立极等人试图自请辞官,回乡颐养天年的请求,崇祯帝佯装大怒,顾左右而言曰。

“朕再次重申一遍,内阁助朕协理国务,直通内外,为至关重要的中枢重地。

内阁首辅更是重中之重。

黄阁老自天启六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庇佑了很多青年才俊。

朕能登大宝,黄阁老为首倡之功,朕的年号也是黄阁老所拟。

黄阁老对朕之功,朕须臾不敢忘。

以后不许科道之官对内阁风闻奏事,肆意指责内阁行政措施。

弹劾四品以上大员,必须有真凭实据。

有些言官御史,简直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以后违者发配三千里。”

说完这些,崇祯演员瘾还没过足。

在众目睽睽之下,崇祯皇帝抬腚起坐,快步上前抓住黄立极苍老的手。

这种失了体统,君臣过分亲近的行为,惊掉了内阁班房中其余所有人的下巴。

随行记载起居注的官员,都怀疑自己的眼睛,拿着毛笔和小本本,一时间一字不敢记。

总不能在起居注上写道。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一冬,帝与黄阁老相谈甚欢,帝动情处执阁老手……”

热门小说推荐
明末工程师

明末工程师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设计师李植穿越到明末。没有钱?搞个飞梭织布机来,立刻赚到盆满钵满。不习惯明末的差劲卫生?发明个肥皂牙膏来让明朝洗得焕然一新农民起义?乱世人命贱如狗?水泥混凝土的棱堡保护您的生命安全!...

空间福女好种田

空间福女好种田

这一世过得太苦,还死得太惨,老神仙说让她再活一次,可谁知这世上只有更惨没有最惨一家四口住杀猪棚,前路渺茫没希望。生活艰难,还雪上加霜。江敬雪欲哭无泪!什么?没嫁人要交税?家里还有那个钱?得赶紧把...

娱乐圈的科学家

娱乐圈的科学家

老何,管管‘贾无敌’吧,又在疯狂带一个小鲜肉的节奏。  你二大爷的,我哪里是带节奏,我是弘扬正能量提升凝聚力。  你一个人工智能,口吐芬芳把一...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

论语爆笑腹黑轻松政哥夺笋不干人事儿秦风莫名穿越到秦朝一统六国前,被秦始皇偷听了心声。于是两人开启了斗智斗勇的搞笑日常。秦风,朕问你,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夫子不想和你说话,并用怪力将你打到神志不清!朝闻道,夕死可矣呢?早上知道了去你家的路,晚上就过去弄死你。简介无力,详情请移步正文。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也许我就无法拥有正常的青春

也许我就无法拥有正常的青春

YES!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了!青春啊~我来了!我昨晚梦到你了哟~你说什么?梦到的都是真的?啊,昨晚的僵尸大战是什么鬼?被鲨鱼狂追又是什么鬼啦!我睡觉只想好好休息啊。呼~梦到游乐园可太好了,这次就玩一把吧!哇!小丑杀人狂?三木救我!!我严重怀疑我的青春早已拿错剧本。不然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世子很凶

世子很凶

  世如棋,人如子。庙堂尔虞我诈,江湖爱恨情仇,市井喜怒哀乐,无非是一颗颗棋子,在棋盘上串联交织,迸发出的点点火光。昭鸿年间,坊间盛传有藩王窥伺金殿上那张龙椅,皇帝召各路藩王世子入京求学,实为质子。许不令身为肃王世子,天子脚下,本该谨言慎行‘藏拙自污’。结果群众许世子德才兼备,实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许不令我不是,别瞎说。群众许世子算无遗策,有平天下之大才。许不令我没有,闭嘴。群众许世子文韬武略,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许不令你们TMPS完本人品保证,更新暴力,能宰直接宰吧!闲聊吹水群940890538(满)667413480(空)展开全部gtgt...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